2018 年终工作小结

写完这篇年终小结,意味着我的 2018 年正式结束了,因为公司放假正好是今天开始。当然很巧的是,我在这个独立博客写的第一篇文章也是 1 月 31 日,时间刚好整一年。

其实这篇文章早就写好了,为了凑这天整整等了一周。😂

如果用一个字概况我的 2018 年,那就是「新」。新的团队,新的技术,新的自我定位,「新」成为了我整个 2018 年的主旋律。

团队

为什么说是新的团队,因为 2018 年初始,由我负责的前端部门,老员工陆陆续续地全部离职了,允悲。虽然实际就走了 2 人,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,压力还是蛮大的,部门被迫换血,团队需重新组建,招人、带人、新项目开发、老项目维护,各种事情都不是接踵而来,而是并行发生,让刚过完年还沉浸在“假期综合症”里的我,连续失眠了好几天。(我才没有给晚睡找理由 😒

这件事发生后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留不住人,一开始我并不觉得是我的原因,甚至觉得有点无能为力,因为离职前做过几次沟通,大概意思就是钱没给够,工作压力大,可这些事都不是我能控制的,但越往深的想,越发觉自己还是有做的不够的地方,那就是责任感不够。做为主管,虽然不能直接给下属员工发钱,但没能帮助他们提升能力,让他们有机会赚更多的钱,那就是我的失职。

这点感悟和后来我看了《燃点》这部电影里,老罗说的一句话产生了强烈的共鸣,原话我不记得了,大概意思是“如果公司倒闭了,一想到跟着我(罗永浩)的500个员工,背后是500个家庭,就觉得对不住人家”。顺带提一句,电影拍得真不咋地,白期待了好久。

随后在新团队培养的时候,我开始有意识的去关注同事工作能力的提升,定期开内部例会,做技术分享,做代码审查。除了这些,我还开发了一些工程化的开发工具来提升部门的整体开发效率,例如基于 Gulp 的开发工作流,以及下半年还开展了内部学习 Vue ,并成功把部分项目的技术栈转移到 Vue 上。

至此,新的团队经过近一年的磨合,同事之间的默契,整体的作战能力达到合格要求。当然也有不足的,就是话少,似乎是继承了我的“基因”,希望新的一年里能调整一下,毕竟活跃的氛围会让人更有干劲。

个人

因为整体技术环境的升级,不管是公司,还是培训机构,前端技术的重心都在从 jQuery 转向以 MVVM 为核心的三大技术框架。这一点在我年初进行面试招聘的时候感触颇深,部分求职者在了解到公司还是以 jQuery 为核心技术栈后直接表示不愿来上班,使得我不得不把技术栈升级的事提上日程。

所以在新团队基本稳定后,下半年我开始自学 Vue ,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,掌握了基本语法,之后还对内部的几个项目进行了重构,在我觉得自己没问题后,也开展了几次内部学习,最终效果还算理想,在年底最后几个项目中,成功在 2 个项目中把技术栈转移到 Vue 上了,算是把年初立下的 flag 给实现了。

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件小事,放眼整个 2018 年,这是我比较幸福的一年,摆脱了实际项目开发,我有更多的时间来自由安排我的工作内容。例如这一年我通过 HBuilder 熟悉了 Web APP 的开发,并开发出内部使用的 OA 办公 App ,还学习了 Electron 桌面应用程序的开发,参考微信桌面版 UI 简单做了一个 OA 办公的 demo 。另外通过管理项目进度,了解同事在项目开发中遇到的痛点,优化出一套基于 Gulp 的开发工作流,还有部分公司自有产品的研发等等。

但从管理层面来看,则是我摸黑探路的一年,因为我并不是一个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,所以这一年我自问最多的 2 个问题就是:

  1. 我希望我是个什么样的人?
  2. 我希望我的上级是什么样的人?

第一条,简单点说就是以身作则,我是个什么样的人,带出来的队伍就是什么样的队伍,下属更多时候是看领导的做事风格,所以我在要求下属一些事情的时候,下意识的会先对照下自己,如果自己都做不到,也不好意思开口要求别人。

第二条,我经常会觉得和下属不走心,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,这也是职场的常见现象。我的解决办法就是换位思考,我会幻想如果可以定制一个我的上级,我会怎样搭配他的“属性”,然后再把这些“属性”当做自己的目标去完成,或许就能解决这类的问题。

结尾

并没有结尾,而是新的开始……

自从 25 岁之后,我就发觉时间过得贼快,以至于我都在朋友圈感慨「如果一天有 48 小时,人可以不用睡觉就好了」。 2019 年对我最大的挑战就是「取舍」,合理的安排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,对于马上就 30 岁的我来说尤其重要,必须得在这两年做出些成绩来了。

最后送上一首王以太的《时间是金》,就先到这吧~ ❤️